作者:極限戰士 40K
連結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558217595/answer/3573714266
來源:知乎
著作權歸作者所有。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,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。
1950 年在台灣推行「地方自治直接選舉」,是蔣介石力排眾異的獨裁決策,至於原因,或許是蔣介石析出民主改革的姿態,來尋求美國的經濟與軍事援助。
二戰期間,台灣是軸心國集團之大日本帝國的僕從軍,五十年的殖民統治,宗主國乃是軍國主義擴張的法西斯政權,可不是像英國這樣的民主國家。台灣作為二戰軸心國的僕從軍,覺得昭和當局會給予台灣當地人推行民主與選舉、為台灣幾百萬漢人(契丹人 / Cina shana)謀幸福?你去問日本人,日本人自己都不信。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,法西斯政權會支持民主,會給予公民選舉權與被選舉權?
二戰後,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主權,在隨後幾年對台灣當地人進行的所謂「暴政」,學術上稱作「清剿二戰僕從軍殘餘勢力」,在歐洲二戰後對僕從軍與第三帝國支持者的這些清剿行動多了去,整個歐洲除了西班牙,東歐、西歐、南歐都發生了血腥的戰後清剿行動,據統計死亡人數以百萬級規模,當然冤假錯案也有很多。
台灣的某一些閩南人客家人,天天罵二戰後的清剿行動,不過是想掩蓋自己的黑歷史:曾經是大日本帝國的僕從軍。二戰後在台灣掌權的是僕從軍曾經的敵人(二戰盟軍的國民政府),而不是像緬甸、印尼那樣由僕從軍勢力掌控了二戰後的國家政權。
台灣現在的民主、經濟成就,跟日本殖民統治沒有半點關係,假設台灣從未被大清王朝割讓給日本,台灣同樣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就與民主。五十年殖民統治,或許提高了台灣 20 世紀上半葉的一點工業水平,降低了一點文盲率。
台灣仍在世的軸心國僕從軍、及部分的僕從軍子孫後代,對於此圖情景,恨得那叫一個牙癢癢。
文在寅作分割線
1949 年蔣介石率國民政府退至台灣,內憂外患。黨內一片衰敗頹然,台灣當地經濟通貨膨脹、生產萎縮、物價飛漲、外匯短缺。在這緊要關頭,蔣介石積極推動國民黨的改造與重建、土地改革以及地方自治直選。台灣也由此奠定了現代化基礎,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。
回顧這段歷史,以今日的目光來看仍覺有不可思議及驚心動魄之處。我們不禁疑問:國民黨在台灣是如何艱難地走過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改革歷程?在大陸慘敗後的國民黨何來勇氣在台灣進行直選?對於台灣的近代化歷程,我們應有何反思?
1949 年到 1953 年,是對台灣發展關鍵的年代。
大批國府官員、軍人、眷屬及平民湧入台灣,台灣當時一共 500 多萬人口,突然增加 200 多萬人,台灣當時的情況很淒慘。
更糟糕的是,台灣當時整個農工生產是停滯的,因為台灣 72% 以上的產業是控制在統制經濟的手裡,也就是計劃經濟掌握了人民大多數的經濟生活。很多人以為台灣一直就是市場經濟,其實並非如此。1949 年台灣是個十足的統制經濟,國民黨花了十年的時間才從計劃經濟、統制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。
蔣介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地方自治。關於台灣的地方自治,根據一些檔案和我做的口述歷史,我才知道這些事,對我也很震撼。蔣介石在 1950 年決心地方自治,1950 年 1 月大事表上只寫了四個字:“地方自治”。他希望在台灣實行直接選舉的省議員、縣市長等,提出之後黨內立刻反對,包括他身邊的人也反對。反對的原因,第一,1950 年初的台灣還在風雨飄搖中,站都站不穩,談地方自治和選舉實在不切實際。第二,台灣本地人佔台灣人口的 85%,大陸來的人大概是 13%,如果直接選舉,那大部分的權利就會被那 85% 的人拿走,國民黨在台灣的控制就沒有了,整個台灣就掌握在本地人的手裡,那國民黨哪還有立足之地呢?
但蔣介石非常堅持,當時負責台灣地方自治的阮毅成,他兒子阮大仁親口告訴我的,儘管面臨黨內反對,蔣介石排除萬難實行了地方自治。首先成立台灣省地方自治研究會,研究規劃,同時為配合地方自治,改造委員會在 1950 年 9 月,通過一項決議,把煙酒及林業的管理及稅收改由地方政府接手,此舉使得地方政府有了稅收的來源。
大家不要忘記了,1950 年的台灣是怎樣的?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裡,1950 年 7 月 2 日,台灣省第一屆縣市議會議員選舉展開,國民黨很謹慎,沒有一次性選,而是分區、分六期辦理,花蓮縣最早舉行,試點成功,再擴大到屏東縣、高雄縣、高雄市、台南縣、台南市、台中市、彰化縣、嘉義縣等。
接著選舉縣市長,地方首長當然比縣議員更重要。國民黨把選舉分為八期辦理,每一期兩三個縣市,因為這樣比較好控制。這也順利完成,然後是台灣省議會的選舉,也很順利地完成。整個地方自治在兩年內順利完成。與此同時,各基層的鄉長、區長、鎮長、村長、里長等也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。
我在三個月之前才在蔣介石日記中看到這樣的故事:1950 年 12 月台灣省第一屆民選縣市長選舉期間,台中市市長選舉競爭激烈,無黨籍候選人楊基先、國民黨候選人林金標,另一位非國民黨籍候選人廖朝洲競爭市長寶座。廖朝洲無足輕重,主要是楊基先和林金標的競爭。楊基先是地方上有影響力的士家子弟,在競爭中不免批評國民黨,蔣介石密切關注他的言行。楊的聲勢看好,眼看就要贏得選舉,蔣介石忍不住了,12 月 27 日,他打電話給省主席吳國楨,讓吳告訴楊基先自動退選。結果吳國楨回報,對方同意退選,而且「態度良好」。這下子蔣介石反而不好意思了,覺得不安,認為自己干涉選舉的做法「處置不當」,考慮了三天,在 1950 年 12 月 30 日,他決定仍舊依法進行,不加干涉,即使國民黨候選人失敗,「亦無愧色」。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吳國楨後,覺得「寸衷大樂」。吳國楨打電話告訴楊基先之後,楊也欣然接受。最後的選舉結果,國民黨失敗了,第一屆台中市市長是一個非國民黨的人。我問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,他們以為國民黨到台灣,那麼龐大的黨政軍力量一定是控制這個控制那個,卻沒想到第一屆台中市市長不是國民黨人!
最後選台北市市長,特別重要。可惜出現一個更厲害的人,叫吳三連,他們的家族就是今天的統一集團,比楊基先還有影響力。國民黨內各種想法都出來了,讓他退選或是延後選舉,但蔣介石最後還是決定不干涉選舉,吳三連最後高票當選。所以,第一屆台北市市長,也不是國民黨人。我看到之後很感慨,我相信蔣介石、陳誠等國民黨領導,當時也不懂選舉,他們只知道要民主,但並不知如何實行民主,他們都是在掙扎中學習,在實踐中學習。
台灣歷年總人口。